一丝の阳光 发表于 2020-6-9 09:48:50

住美丽桥垱 当幸福农民

桥垱抗旱启示篇:一一水往高处流
作者:世外桃源


当你从二O七国道桥垱桥桥南看到"桥垱欢迎您"碑石竖立处,向东直行至襄荆高速公路涵洞处左拐北行五百米,经第二涵洞,直行五百米。就可来到我今天拍取图片的现场。

他是谁?为了谁?

站在放水闸门处的是钟祥市胡集镇桥垱社区六组居民代表刘福贵。应我要求,站在他的六分责任田水利灌溉闸门处,演示桥垱抗旱模式:水往高处流

今年又是大旱年景。半个月前桥垱六组卢岗水系一百六十余亩水稻田仅用一个星期,全部插秧结束。目前长势喜人,农户随时随地都可对这一百六十亩秧田进行灌溉补水。

每年插秧季节,这一百六十亩责任地农户都比担忧,揪心。
因库容有限,秧栽上后期补水不能及供应。就以2019年为例,桥垱社区出资十万余元从金牛山水库,荆襄供水管道购水到桥垱铺水库,进行二次提水,才确保了五六八九十(五个)组农户稻田丰收。

这一百六十亩稻田属尾水田,及时供水十分困难,对增产稳产影响很大。去年八月抗旱高峰,桥垱社区领导日夜坚守在抗旱一线。
居民代表刘福贵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主动找社区(党委,居委会)两委领导申请打一眼机井,随后利用夜晩下班后到农户家中摸面积,最后以土地确权标亩面积核准为一百六十亩。
面积核准后,刘福贵成立了股东事务群,达成协商意见,农户按标亩100元(0.15元/平方米)筹资打井。

二〇一九年十一月初,刘福贵多方奔走,联系到打井师傅,在一百六十亩地的最高处,开始钻井。历时一个星期,出水量太小。取出抽水设备后,又第一井位下一百米处寻找第二个井位开始钻探。在第二井位连续钻了两个位置,出水量都不理想。

一鼓作气,士气高涨。一而再,再而竭,情绪低落。刘福贵顶住压力,不灰心,不气馁。
在大多数股东都准备放弃的情况下,刘福贵带着钻井师傅又连续寻找了两个井位。当天下午五点多钟,打井师傅收拾工具打道回府。
车行襄荆高速公路涵洞处,刘福贵的妻弟刘志国下班回来,拦下打井师傅,对师傅讲:我们再赌最后一次,井打在我屋前,占我的田,毁我的油菜。谁也无权干涉,打不出水费用我个人出。

打井师傅返回后,在本图位置开始钻探。春节前,钻井成功。出水量达到灌溉理想。

正式出水那天下着大雪,刘志国私人买了一个五十元的大鞭炮,表示了庆贺。

桥垱社区两委领导对卢岗水系打井取水十分重视,专门制定补贴标准。
针对农户提出水渠配套不到位的实际,给了刘福贵一颗定心丸。
打井成功后,集体出资确保渠道通畅。

今年疫情居家隔离结束后,桥垱社区两委专题研究了六组机井渠道项目。
决定从井口沿水泥路向上延伸三百米,将水引向高处,灌向第一钻井位置,确保一百六十亩地全部灌溉。向南延伸三百三十米,确保将闸口安装在最理想位置。
六百三十米全部采用大口径塑管填埋到田间地头。最大限度地减少水耗。较二〇一九年常规灌溉节水三分之一。
本图为启动开关和电度计量表闸门安在田间地头抗旱机井控制设备本图为正在灌溉中的闸门27现场灌溉视频本图为第一钻井位置田块
第一钻井位置向下可沿沟渠灌溉一百六十亩。第二钻井位置向下可沿沟渠灌溉一百三十亩。现机井出水位置向下可沿沟渠灌溉二十亩。

桥垱抗旱给我们的启示是
办法总比困难多。常言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桥垱社区抗旱经验创造了一一水往高处流这一新理念。


只有当过农民,才懂得水与农民的情感。
只有在桥垱当农民,才有免去缺水带来的忧虑和揪心。
只有在桥垱当农民,才会日夜睡上安稳觉,旱涝保丰收。
有人带着疑惑问我?我带着期盼问刘福贵:常言道:公牛树(合伙喂牛栓在树上啃皮),公马瘦(合伙喂马瘦得皮包骨)。现在很多收割机,插秧机,旋耕机合伙农户都因维修费用面临拆伙。
机井的管理费维修费你是如何解决的?
没入原始股的农户,没有承担前期的所有风险,想参股,你打算怎办?
刘福贵坦率地告诉我:大伙的事大伙办,大家说了算。
一切放在股东群讨论。大家自有公议。
本图为桥垱六组复员军人龚吉友的田块
古稀年岁的龚吉友说:我会写,但沒有毛笔。若谁给我毛笔,我将在机井旁的电杆上写上:插秧不忘挖井人,丰收感谢共产党。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龚吉友的这一席话,是代表农民感谢桥垱社区两委重视水利设施建设,增加桥垱农民收入的肺腑之言。
本图为卢岗水系一百六十亩农田的全景图(取于菜花盛期,插秧后的全景图,将择机登高原处拍取)
桥垱社区水利配套设施,让农民得到了实惠。让桥垱农民拥有一种实实在在地幸福感。我曾专程做过测试记录:灌溉四万平方的近三十块水稻田,仅需四小时,平均每平方仅需费用0.005元。我曾专程问过卢岗水系股东:今年抗旱准备投入多少钱?股东回答:今年准备在去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去年一百元,今年突破两百元。我是桥垱农民,我对稻谷增产增收最有发言权。按历年惯例,每平方产稻谷2.3斤。平均每千平方可收2300斤。若严重干旱缺水,可导致每千平方减产三百斤。甚至可以绝收,让农民的一季辛劳,付之东流。卢岗水系的股东们对我说:有了抗旱机井,我们做好了抗大旱的准备,树立了增产夺丰收的信心。因雨天无法攀上瓦脊,从高处拍取一百六十亩卢岗水系全景图,只好雨中站在最低处的一块秧田拍取了实景图片。

桥垱抗旱保丰收的三条宝贵经验
一是社区(党委,居委会)两委高度重视。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刘国祥上任开始,就加大了对农业水利设施配套资金的投入,目前,全社区90%的农田都配套了泵站,台渠,U型渠,填埋大口径塑管。10%的田块正在逐年配套中。(在卢岗水系打机井全程中,党委副书记李明,党委委员蒋福文,社区干部余晓菁,网格员邵传宝,电工马华国等多次深入现场,召开会议,选择井址。解决疑难问题。卢岗水系机井钻探成功与桥垱两委的大力支持和投入密不可分。)
二是股东农户积极参与和拥护。水利是农业的根本命脉,是丰收的前提和保障。卢岗水系打井初始,大多数股东农户主动申报航拍面积,积极缴纳参股费用。卢岗水系用水供求矛盾,从襄荆高速修建始初,农户就有打井的愿望。多年的梦想终于成真。
三是要有无私奉献,敢于担当的牵头人。卢岗水系机井钻探牵头人刘福贵,只有六分田在卢岗水系,相对三十户股东的一百六十亩,一个零头都抵不上。就是六分田全种旱作物,也损失不了多少。凭着刘福贵的担当和坚持,凭着他的无私奉献,倒贴时间,倒贴资金,日夜奔波操劳。几个月沒要一分报酬,日夜陪伴在打井师傅旁,给师傅打下手。股东龚吉友对刘福贵的感激之情倾吐了全体股东的心声。
编后语:二〇一九年六七两个月,我多次向导省地市三级专家学者在某革命老区采访过程中,某老区一些农民对专家学者讲:恳请您们利用传媒优势,帮我们呼吁一下,中型水库就在我们脚下,只架一档电线,只竖一根电杆,只挂一块电表,我们的水田就不会改种旱田。人畜饮水就不会困难。
桥垱的抗旱经验或许对老区这个地方有所启发。遗憾的是我还没有跟踪专家学者呼吁的结果。
本年度六七月份,我将再度分批次向导专家学者走进老区。希望专家学者所在的单位,能够给予老区农民一定捐助,达成老区农民心中的期盼。
郑重声明:本原创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时光乱了年华 发表于 2020-6-9 18:41:29

桥垱一直是胡集的楷模{:9022:}

余闯13197108878 发表于 2022-6-28 19:58:47

终于幸会拜读了王老师的佳作!很好很细也很具体!更加实在!为桥垱村两委会的领导们点赞!

世外桃源 发表于 2022-6-29 05:41:52

       本帖发表后,胡集周边乡镇、荆门市东宝仙居乡、襄阳市宜城孔湾镇等地的农民争相到水往高处流的卢岗水系参观学习。
      最为典型的是:钟祥市双河镇崔岩村一组(县道连三坡处)在低处杨冲水库(崔岩与肖坪两村交界处)架设高压抽水泵,向高处抽水灌溉农田,现连三坡南每个山冲角落的田块都采用了水往高处流的灌溉模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住美丽桥垱 当幸福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