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8287 回复 0

[时事] “女演员坠亡”背后的民间杂技行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4-18 10:5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录可以看到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1.jpg

宿州市女演员意外坠落前的演出现场 图源:网络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詹钘 见习记者 邓波


4月15日晚,安徽宿州市埇桥区蒿沟镇,一名女演员在表演空中节目时意外坠亡,后续相关工作正在进行中(极目新闻近日曾详细报道)。

有民间杂技演员向极目新闻记者介绍,杂技演员一直都是非常苦累的职业,风险也非常高,但月薪不过数千元。近几年来,不少民间杂技团体解散,演员纷纷另谋出路,有人去酒吧表演,有人改行卖烧烤。

另有大型杂技团体负责人说,如今的杂技演出市场正在慢慢恢复正常,期待这种高技术的演出行业能够恢复如初。


老演员不想让孙子再干杂技


安徽宿州埇桥区嵩沟镇的黄阿姨64岁了,因为年纪和身体问题,她与老伴现在已经不干杂技表演,回乡务农了。

黄阿姨十几岁就开始学习杂技表演,她年轻时各地赶场是风餐露宿、颠沛流离,落下了一身病。

黄阿姨育有两子一女,自己经历过杂技的磨难,她不想孩子也吃这碗饭。然而,随着孩子年龄增大,耳濡目染,演出看多了就想跟着学。“他们10岁就在附近省份的杂技学校学习了。”黄阿姨介绍,河南、河北、山东等地都有杂技学校,在学校学个两三年,就能出来演。

黄阿姨的两个儿子和儿媳都一直在表演高空杂技。黄阿姨说,高空杂技都是夫妻搭档比较多,配合必须默契。

关于收入,黄阿姨告诉极目新闻记者,根据承包方的要求,一般会有时长三天、五天或者半个月的演出,三五天的演出能挣两千元,还要刨去转场赶路用掉的时间,“收入正常能够养家糊口,也没能高多少。”

黄阿姨还告诉极目新闻记者,此次表演的事发地宿州埇桥是杂技之乡,由于国家的管理越来越严格,这个行当也在慢慢萎缩。不少杂技演员都改行,有的出去打工,有的回家务农。黄阿姨也不打算让孙子继续吃这碗饭了,“送出去打工去。”

走钢丝二十年转行卖烤串


林闻(化名)从事杂技表演二十余年,他表演的项目主要是走钢丝。

10岁那年,他因家庭贫困,被父母送到学校学习杂技,13岁就开始上台表演。林闻说,杂技都是从小练习,所以练杂技的人普遍学历都不是很高,家里条件较差。

“我们小时候家里吃顿肉都跟过年似的。”林闻说,到了杂技学校生活也非常艰苦,直到练了几年换了一所学校过后,才慢慢有肉吃。那个时候,他每天的事情就是练功、演出。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一天都不能停下,完全没有时间学习文化课。

出来演出多年后,林闻组建了一个三五人的小团队,在全国跑演出。二十年来,他们跑遍了全国的省会城市,还曾出国演过两场,上过央视。林闻回忆,在他最忙的时候,一天演三场以上,每月挣7000元。杂技表演只能勉强过日子,靠杂技想买车、买房是奢望。

三年来,杂技演出基本都暂停,很多杂技小团体解散。35岁的林闻也顺势离开了杂技行业,现在定居在河北保定,卖烤串谋生。

有杂技演员

到酒吧表演


杂技表演往往跟马戏表演一起进行。极目新闻记者从宿州埇桥区及其它地区多个马戏团的老板处了解到,最年几年众多马戏团无法接到订单,演员和老板都转行了。

埇桥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做马戏表演的徐老板说,他之前的演员也都是临时凑的,只有十来个人。这几年完全接不到演出,他就转行在家乡开了个小店,养家糊口。

有马戏演员告诉记者,国家对动物表演的管理要求越来越高,演员也面临很大舆论压力,众多因素让马戏行业和市场逐渐萎缩。

也有人到夜场酒吧表演,月收入过万。不过,酒吧对演员的身材、长相等都会有高要求,而且演员的服装、道具等需要自己购买。

一家百余人规模的杂技演出团队负责人姜超(化名)说,前几年,该团队一直在美国、俄罗斯、意大利等国家演出,演出场次和收入都比较稳定。“团队的装备、设备,安全设施都是比较全的,我们还有专门的培训基地。”姜超说,经历几年的低潮后,现在团队的演出一直在慢慢恢复,目前在一些景区、游乐场都已经有固定演出项目。

看透彻了,心会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