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内蒙古党校(行政学院)举行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自治区党委书记、内蒙古党校(行政学院)校长(院长)孙绍骋出席并讲话。他在论述下达任务不能脱离实际时提到,“电线杆上的小广告,发现了撕下来就行,没必要非得拍照上传到网格系统,安排保洁员专门来处理。口头汇报能说清楚的,不用费时费力制作PPT、小视频。”(据4月2日澎湃新闻报道)
常言道,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口头汇报能说清的,不用费时费力制作PPT、小视频,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可以说是常识,却一再被提及、被强调,被说了很多遍,说明形式主义就是一个痼疾,要祛除不容易。
今年1月,美的集团则推出了一个特殊的规定:内部沟通严禁PPT,还要求减少手工报表和作业等。今年2月,名创优品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CEO叶国富也提到要简化沟通形式,并明确表示内部沟通严禁使用PPT。这些“反内卷”的规定都受到网友肯定。有网友说:“早就应该这样了,‘表演性工作’毫无意义。”
禁用PPT汇报工作的规定总是能引来共鸣,并非PPT是有多么不好,大家反感的不是PPT,而是形式主义与无用功。一些事情本来并不需要制作PPT,却要费时费力来制作,一制作就是几十页,花里胡哨,看上去很美,看上去用了不少心思,实际上做的是虚功,既浪费汇报者的时间,也浪费听取汇报者的时间。几句话就能表达清楚的事,非要复杂化处理,不过是为了体现一种仪式感,体现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对工作的重视程度,玩的是心机,图的是留个表面印象,对工作并无实际帮助,这样的PPT要之何用。
形式主义的危害就在于脱离工作实际,务虚而不务实。孙绍骋指出,有的把大量时间和精力耗费在开会、发文、填表上,计划规划一大堆,过程轰轰烈烈,结果不了了之,“忙了个寂寞”。有的开展督查检查考核,就是查资料、看记录、翻台账、找领导批示,逼得基层被动留痕。有的是“自我加压走过头”,面对上级交付的工作,内容上层层添加“佐料”,时限上逐级打“提前量”,规定的1还没实现却变着法地想干成1.1或1.2,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这些例子都很典型,也一针见血地剖析了形式主义的危害。孙绍骋说,一些工作定下来直接干就行,却非要搞个专班拉起人马,甚至把关系不大的单位和人员也拽上,让大家“没苦硬吃”。
这个“没苦硬吃”非常直观地刻画出形式主义的真实面目,就是没事找事,多此一举。形式主义就是一种表面功夫,不仅不能产生工作效能,相反还带来内耗,造成人、财、物之类白白空转,消耗社会资源。上级搞形式主义,只会给下级“制造”不必要的负担;下级搞形式主义,只会给自己工作制造额外负担。形式主义令人反感,就在于此。
“反内卷”就是要反形式主义,敢于对不合理的安排说不。“电线杆上的小广告,发现了撕下来就行”,这其实是生活常识,顺手能做的事,为什么还要拍照上报?回到生活常识本身,尊重常识,按工作本身的要求去干事,少些节外生枝与没事找事,形式主义自然就没有了存在的理由与空间。
声音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层级有不同表现,必须加强调查研究,精准发现、靶向纠治、有效解决。对“表现在基层、根子在上面”的问题要坚决纠治,领导机关要带头改、带头治,涉及多个上级部门的还要同题共答,坚决防止“上级生病、基层吃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