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7944 回复 0

[健康关注] “不能眼睁睁地看他比我先走” 母亲捐肾 给儿子第二次生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28 08: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录可以看到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1.jpg

手术室里的母亲

不用再数着日历计算着到医院透析的时间,也不用再担心走几步就累得慌……这样的轻松自在,对几个月前的张凯(化名)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

8月27日上午,湖北荆门小伙张凯在妻子的陪伴下,如约来到中部战区总医院泌尿外科门诊复诊。管床医生夏俭有对他说,“你的一切指标都很好,回去继续休养,按时服药和定期复查就好!”听了医生的话,张凯内心充满了喜悦,更充满了对妈妈的感激。7月31日上午,经过5个小时的手术,35岁的张凯成功接受了肾移植手术,妈妈捐出的一个肾脏,在他的身体里安了家,让他得以重生。

7年里辗转求医

花费近30万元

张凯是名货运司机,原本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小家庭,妻子贤惠顾家,女儿也活泼可爱。而这样平静与美好的生活,在7年前被突然打破。

2013年7月,张凯突然双脚肿胀,走路无力,上医院去做检查,医生告诉张凯,他患的是“肾病综合征”。“我当时一听就懵了。”母亲刘娟(化名)说,“我儿子才28岁,还有大把的人生,怎么会突然得上了这个病呢?”

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妻子陪着张凯辗转武汉、河南、北京、上海,四处求医,但凡听到哪里有好的治疗办法,都会不放弃一线希望跑过去。家中年幼的女儿,就交给刘娟代为照顾。可惜,张凯的病情始终没有好转,反倒走了不少弯路,为了治病,全家花费了近30万元,家底被掏空,还借了不少外债,生活一团糟。

2016年,张凯出现了尿少、双腿水肿、呕吐、全身乏力等症状,病情恶化,已经发展为“尿毒症”,只能靠透析维持生命。

既然配上了型  一定要救回儿子

在需要数着日历去医院透析的那段日子里,妻子偶尔去超市或者工厂打些零工维持着家庭的开支,母亲刘娟则尽心尽力照顾儿子,一刻也不敢马虎。三年左右的透析治疗,钱没少花,可效果却不理想。透析的次数已经发展到2个星期5次,30多岁的男子汉虚弱到走路都吃力,脸色也黑得发青。看着儿子日渐衰弱的身体,刘娟心如刀绞。

此时,换肾的选择摆在了这家人的面前。今年5月,张凯来到中部战区总医院泌尿外科就诊,希望能够进行肾移植。然而,换肾的一个难点就是肾源,加上当时大疫刚过,配型寻找合适的肾源犹如大海捞针。

母亲刘娟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自己去做了配型,她心想,这或许是救儿子的唯一方法。

令人欣喜的是,刘娟的肾脏状态不错,和儿子的肾也配型成功,可以移植。这样的结果让刘娟非常高兴,被阴霾充斥的未来终于见到了一丝曙光。

但问题又来了,55岁的母亲操劳了一生,只有张凯一个儿子,家里还有个10岁的孙女需要照顾。母亲捐肾会不会有危险?移植的成功率高吗?一家人又陷入了短暂的犹豫。

中部战区总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谢森告诉他们,亲属之间的肾脏移植,相对来说安全系数比较高,发生排异和其他并发症的可能性也比没有血缘关系的异体肾移植要低一些。

“既然有办法救孩子,我就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比我先走。”刘娟的态度异常坚定,她不停跟家人做思想工作,最终全家还是被母亲说服了。

5小时接力手术

肾脏成功移植

7月31日上午8点,在中部战区总医院泌尿外科,张凯和母亲刘娟做好了术前准备,母子俩分别躺在同病室的两张病床上。第一次面对这样的大手术,刘娟有点紧张。她跟儿子对视着,眼睛里满是温柔。

上午9点多,刘娟被推进手术室。1个半小时后,张凯也进了手术室。手术室外,张凯的姐姐、妻子脸上都写满了焦虑,她们除了担心手术能否成功外,也担忧母亲的身体。

在泌尿外科谢森主任医师及其团队的努力下,经过历时5个小时的接力手术,张凯母子间肾移植成功完成。谢森告诉他们,两人的手术非常成功,移植的肾脏在手术台上就开始正常“工作”。

几天之后,张凯下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来到母亲的病床前,看见母亲虚弱的样子,不善言辞的张凯眼里噙满了泪水。他说:“我要感谢医护人员和我的家人,尤其是我的妈妈,让我获得了新生!不知道怎么报答她,我要带着妈妈的肾好好活下去,更要好好孝顺妈妈。”

刘娟则说:“只要儿子好好的,我捐一个肾不算什么,一家人平平安安在一起就是我最大的心愿。”躺在病床上的她,泪水止不住地顺着脸颊流下,7年多的时间里,谁都体会不到这位母亲到底承受了怎样的煎熬。

据张凯的管床医生夏俭有介绍,为了帮患者尽可能节省费用,手术前,医疗团队对张凯母子的身体状况做了严格评估,术前、术中也做好了双方的预防性抗感染措施,还提前给张凯预防性使用了相对便宜且安全的口服抗排异药物。在张凯母亲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了费用更少的传统手术方式等等。最终,母子二人手术后恢复顺利,两人的手术费用加在一起也远低于他们的预计。

如今,刘娟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看着儿子一天天好起来,是她作为母亲最欣慰的事情。

楚天都市报


看透彻了,心会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