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9187 回复 0

[健康关注] 胆固醇也分好坏 并不是越低越好 专家提醒:虽然每日摄入限量取消,但是高危人群仍需控制饮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9-18 08: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录可以看到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胆固醇也分好坏 并不是越低越好 专家提醒:虽然每日摄入限量取消,但是高危人群仍需控制饮食 ...

胆固醇也分好坏 并不是越低越好 专家提醒:虽然每日摄入限量取消,但是高危人群仍需控制饮食 ...


提到胆固醇,很多人曾将它视为“洪水猛兽”,认为摄入过量会给血管添堵。但现在,在美国和中国发布的膳食指南里,都已取消了每天300毫克胆固醇摄入的限制。就在不久前,我国一项涉及13.8万国人的研究显示:胆固醇过低,癌症风险翻倍。于是许多人惊呼胆固醇“沉冤昭雪”了!

胆固醇不是越低越好吗?高胆固醇真的无害了吗?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赵庆彦教授。

胆固醇也分好与坏

“低胆固醇的人群其实并不多,临床上见得较多的,还是血脂过高,形成斑块,导致一系列如冠心病、中风等并发症的患者。”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赵庆彦教授表示,高脂血症是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与痛风、糖尿病、高血压病一起,堵住了现代人通往健康的道路。

赵庆彦教授介绍,血浆中脂类统称为血脂,是供应体内能量的物质,主要由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构成,我们的身体可以在肝脏合成胆固醇,饮食中的胆固醇主要来自蛋黄、动物脂肪、动物内脏等。

胆固醇也有好坏之分,“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占总胆固醇的60%,尽管身体需要一定的LDL-C,但多余的LDL-C会钻入动脉血管内皮,形成斑块,堵塞血管,我们要降低的主要是它。“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占总胆固醇的1/3,可以将多余的胆固醇转运出动脉,运回肝脏,被称为“保护性胆固醇”。血里还有一种血脂叫甘油三酯,血中甘油三酯升高可以使“坏”胆固醇升高,所以它是“坏”胆固醇的帮凶。

“坏”胆固醇不是越低越好

胆固醇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它是合成细胞膜、胆酸、维生素D的重要原料。“坏”胆固醇如果过低,会减少糖皮质激素的合成,减少人体的应激能力和免疫力,同时可能导致血管壁脆性增加,严重时还会引发脑出血。

不久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卫庆教授团队,在《美国癌症研究杂志》上发表了一项新研究称:胆固醇过低或可导致癌症风险倍增。该项研究涉及全国13个省份的13.8万名参试者,展开了3.8年的追踪调查,分析发现: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100毫克/分升的参试者,罹患肝癌、消化道癌症、胰腺癌和宫颈癌的风险分别比其他人群高出2.59倍、1.03倍、1.97倍和0.92倍。

“我们要控制坏胆固醇,但是不能一棒子打倒,也不要因为担心血脂过低有致癌风险,就敞开吃高胆固醇的食物。”赵庆彦教授建议,坚持每年体检,一旦发现血脂升高,或指标过低,应及早求诊于心内科或者内分泌专科医生。

胆固醇不都是吃出来的

50岁的李女士在不久前体检中查出胆固醇指标偏高。她始终想不明白:体重50公斤的自己既不胖,平时吃饭也挺注意的,为何胆固醇会超标呢?

“胆固醇并不都是吃出来的,有些人哪怕摄入大量胆固醇,血液中的胆固醇也不一定高!”对此,赵庆彦教授解释,人体血液胆固醇中,大约只有1/4是吃进去的,3/4是自身肝脏合成的。我们吃进去的胆固醇主要来源于肥肉、鸡蛋、内脏等“动物性食物”。事实上,对于大多数健康人而言,天生就具有维持血液胆固醇稳定的机制,也就是如果从外部食物中摄入的胆固醇多了,自身合成的胆固醇就会相应减少,以控制总量不变,可以保持平衡,但有15%—25%的人对膳食胆固醇非常敏感,这部分人就需要严格控制饮食了。

这类人鸡蛋不能敞开吃

平时生活中,很多人认为吃鸡蛋会导致胆固醇摄入过高。

一般来说,健康人群不需要格外关注自己饮食胆固醇摄入量,但如果已经是高血脂,那说明身体对胆固醇的平衡调节能力出了问题。一个鸡蛋里大概有292mg胆固醇,虽然每天可摄入300mg的胆固醇限量取消了,但对于高血脂人群来说,这鸡蛋还真不能敞开了吃。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16》建议:在其他食物(奶类、肉类和鱼虾)都正常摄入的情况下,每周不要吃超过7个鸡蛋,这样大家就不用纠结,控制好一周的量就可以。

高胆固醇所引发的病症往往是自身合成的胆固醇增多,或清除多余胆固醇不力所致。因此,这类患者必须在饮食控制的基础上,早诊断、早干预,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低坏胆固醇的药物。

楚天都市报


看透彻了,心会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