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3228 回复 0

王新发一直致力于“榨干”油菜身上的每一滴油 24年培育出最“油”油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14 09: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录可以看到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12月5日,中国农科院油料所武昌试验基地,一片片油菜薹鲜翠欲滴,长势喜人。

“这是我们团队最新研发的硒滋圆2号,富硒高钙高维生素C,清甜可口!”钻进油菜田,油料所油菜遗传育种研究室副主任王新发打开话匣子。

在他眼里,油菜是十全十美的作物,“籽榨油,花赏景,油菜薹味美营养好。”

钻研油菜24年,王新发说,实现油菜多元化利用,榨干油菜身上的每一滴“油”,是他最大的梦想。

培育最高“含油量”品种,

要让国产菜籽油成为“国油”

油菜种植广泛分布在长江流域,长期以来,含油量偏低一直被业内视为难啃的“硬骨头”。

过去,油菜含油量长期徘徊在40%左右,高油不高产、高油不抗病。

为突破这一科学难题,从2006年起,在团队首席的带领下,王新发先后前往青海等地穿梭育种,不断改良品种,最终培育出既高油又高产抗病的甘蓝型油菜品种“中油杂19”。在不降低亩产的情况下,国家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95公斤,含油量达50%。他还参加选育含油量达65.2%的新品系Q924,创造了已报道油菜含油量最高纪录。

王新发说,2002年之前,菜籽油是国内消费量最大的植物油。但伴随着大豆进口量的增加,2003年开始菜籽油让位,豆油成为第一大消费油种。

“让国产菜籽油再度成为‘国油’,是油菜人的追求。”王新发介绍,油料所加工创新团队研发出功能型菜籽油7D加工技术,实现油菜籽的安全、营养,卫生与质量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已经在省内外30多条生产线应用。

突破技术瓶颈,

季季可看五彩油菜花

近年来,观赏油菜花成为国内旅游新热点。

“一亩观赏型油菜花可创造综合旅游收益十几万元,是普通油菜花的好几倍,极具市场前景。”王新发敏锐感受到这一变化。2016年起,他开始琢磨优化培育新品种。

长江流域普遍种植冬油菜,大约在9月至10月播种,次年3月开花。生长期长、观花期短,能否让油菜一年四季都开花?

有想法后,王新发带领团队前往青海等地不断杂交、选择、培育。通过3年的寻找、试验,运用现代育种手段,选育出中油彩花系列新品种。

“一年四季,季季可看油菜花。”王新发说,不仅生长期由8个月缩短至2个月,同时能够“定制”开花时间、高度、花期长短以及花色。

如今,这一研究正在结成硕果:松滋洈水的200亩彩色油菜花海,成为当地深秋赏花的一张靓丽旅游名片。

多年来,王新发主持选育杂交油菜新品种6个,参加选育新品种22个,建立了育、繁、推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运作模式,新品种累计推广1.8亿亩,创造社会经济效益近200亿元。

“以高端优质菜籽油为核心,以富硒油菜薹为突破,以油菜四季花海为带动,让‘油’‘菜’‘花’产生更大的附加值。”王新发说。

湖北日报

相关帖子

看透彻了,心会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