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7205 回复 0

[读书] 内心宁静,是人生最好的修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0-19 08: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录可以看到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内心宁静,是人生最好的修行

内心宁静,是人生最好的修行


有人说:“所谓幸福的生活,一定是指安静的生活。只有在安静的气氛中,才能够产生真实的人生乐趣。”

人生之所以有那么多的烦恼,只因内心过于躁动,看不清自己的需求。

捡了芝麻,忘了西瓜的人,最终也会忘记为什么要捡芝麻。

于是,种种嗜好、种种欲望,非但没有改善自己的生活,反而被带跑得疲惫不堪。

老子说,“万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心静了,内心的湖就静了,原来混沌如迷的湖底,也就清晰可见。

心静了,烦恼也就没了。

研究表明,情绪会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而内心宁静的人,情绪稳定,遇事淡定,自然心情舒畅身体健康。

他们不会意气用事, 遇事懂得返观内照。

因而顺风顺水时,不至于得意忘形;偶尔吃瘪,也没感到深受打击。

既然修得一颗平常心,面对世事游刃有余,等于对烦恼下了逐客令。

苏轼的一生,为官40年却遍地流放。

林语堂为其总结一生说,“生活寄于风雨,岁月失于道路,命运困于党争。”

但苏轼比谁都冷静,面对重重困境,他说“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哪管身处何地?累了就歇,兴致来了就游山玩水,诗性大发就挥毫泼墨。

这样的生活谁不羡慕?

可惜,我们的杂念太多,斩不断理还乱,做不到苏轼那般随心自然。

学会享受宁静的乐趣。

散文大家林清玄曾说,“人生本该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

这是直达幸福生活的奥秘。

宁静之人,内心是从容的,他们不容易为外物打扰,也不容易改弦易辙。

因而生活的节奏于他们而言,是可掌控的;生活给予他们的反馈,也足够富足。

南怀瑾曾提到,他过去惩罚学生的方法有三个:

一是,叫他两手各拿一张报纸,手平伸起来立正,站一个小时;

二是,三天不准说一句话;

三是,把他丢到一个非常空旷的山野,什么东西都没有。

刚开始时,学生们会觉得这是很无情的惩罚,但“理解了静的道理以后,这三个痛苦会变成最大的享受”。

实际上,这是把原本贫瘠的内心,“填充”得越发丰富的方法。

李宗盛在盛名之时,逐渐地淡出了音乐圈,不厌其烦地当了名制琴师。

从此,与他而言,人生如琴,需要沉下心来,十年如一日般细细打磨。

若是享受不到凝心静气带来的乐趣,恐怕一天都是煎熬。

我们早已习惯于从外界寻找享受,殊不知,最大的享受在于内心的宁静、世界的空明。

烦乱之时,我们难以沉浸到生活的乐趣里。

唯有清净之时,情感回归充沛而细腻,当下的一点一滴也就成了享受。

作者:韩九叔

看透彻了,心会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