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1377 回复 0

[文化娱乐] 一幅中国当代艺术“长卷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5 09: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录可以看到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 陈华文 何慧轩


在很多人眼里,当代艺术夸张、抽象,甚至还有些怪诞,画得“不像”、看不懂。难道当代艺术真的是哗众取宠?是单纯的艺术游戏?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当代艺术家们在本质上,是通过极富有个性的创作方式,表达内心情绪和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严肃的当代艺术,对人生、社会和时代,是具有使命感和担当精神的。

当代艺术创作领域热闹非凡,而对于当代艺术的历史与理论研究,还显得尤为滞后,相关著作并不多见,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阅读《中国当代艺术史1978—2018》,我们能非常清晰地了解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脉络,还能从理性层面增加对当代艺术的系统认知。

本书作者鲁虹是国内有影响的当代艺术学者,多年来活跃在中国当代艺术策展与研究前沿,《中国当代艺术史1978—2018》一书,凝聚着他多年来对当代艺术的观察和思考。本书280万多字,500多幅插图,融学术性、历史性、文献性为一体,全书共分为四章:反拨极左的艺术创作模式(1978—1984)、势不可挡的青年艺术大潮(1985—1989)、中国当代艺术的社会学转向(1990—1999)、进入新世纪的中国当代艺术(2000—2018)。坦率地讲,40年的中国当代艺术在一本书中进行全景呈现,考验着一个人的学识、眼界和笔力,若不是对中国当代艺术如数家珍,出版这样的著作是不敢想象的。

所谓当代艺术,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概念,也不是某种特定艺术风格的代名词,而是指在特定阶段内,针对中国具体创作背景与艺术问题所出现的艺术创作,特点是一直处于艺术前沿,并对此前主流艺术呈反思状态。本书中收录的艺术作品及艺术家,不单单是以名气大、画得好作为标准,而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和作品,对艺术发展方向产生影响、且能体现当代艺术的独特内涵。当代艺术在美术领域,几乎涵盖了油画、水墨、雕塑、版画、水彩等所有的画种,此外行为艺术、装置艺术、综合材料艺术等,在当代艺术中也有不俗的表现。

当代艺术之所以在改革开放之后逐渐兴起,这和特定的历史环境、社会环境紧密相连。在此之前,美术作品中多是“红光亮”“高大全”的创作模式,这虽然不是过错,但是如果作品千篇一律,就很难说美术繁荣。当时一些老画家也意识到,在创作中要寻求创新,如程十发在1978年创作的《丽人行》、1980年代吴冠中的《江南春》《巴山春雪》、袁运生的《泼水节:生命的赞歌》、周韶华的《黄河魂》、周思聪的《王道乐土》等等作品,从表现形式到表现内容,与此前的美术创作模式都有明显的突破,这些作品给人带来一种艺术的生机,但是以当代艺术史的标尺衡量,这些作品只是当代艺术的“前传”。

上世纪80—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领域中,有一些艺术家和作品,影响力之大。比如,曾梵志是当代艺术中的代表人物之一,1992年他的美院毕业创作《协和三联画》一经展出,就崭露头角。1996年张晓刚的油画《大家庭系列》,以家庭合影为主要表现内容,画面上的人均是单眼皮、直鼻梁、瓜子脸、呆滞的目光、紧闭的嘴唇和一成不变的发型,他巧妙借用了中国民间画工炭精画法,作品强化了本土形式感。

很多当代艺术家,其作品备受关注,如:方力钧的油画光头人物系列、冷军的油画《新文物:新产品设计》、隋建国的雕塑《衣钵》、李占洋的雕塑《街景》等,要么用写实的方式、要么用夸张变形的方式,表现艺术家对个人与社会、时代的独特理解。当代艺术的表现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作品具有先锋特征才是关键,对于优秀的当代艺术家而言,他们的思想、理念其实一直与我们的社会、时代、文化同频共振。

进入200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艺术迎来发展的高潮,各类当代艺术展逐渐增多,且受到文化主管部门的支持。活跃的当代艺术展,和经济实力的提升、思想开放的程度、中外文化的交流密不可分。在当代艺术圈,艺术家们一方面潜心创作、参加展览,另一方面涌现出北京798艺术区、北京宋庄画家村、武汉创意天地艺术区等等,这为当代艺术家创作、展示、交流提供了物理空间。

近十年来,艺术交易市场蓬勃兴起,画廊、拍卖行、艺博会纷纷涌现,在艺术交易市场,经常出现价格惊人的当代艺术作品。

当前,当代艺术在高校中,备受艺术类专业师生热捧,可惜他们了解到的中国当代艺术,是碎片化的、也并不成体系。《中国当代艺术史1978—2018》恰好可以弥补不足,是引导青年认识当代艺术的敲门砖和好教材。

阅读本书的启示主要是:首先,中国当代艺术不是封闭的圈子,而是和中国社会发展进程同步前行,当代艺术在表现形式上是独特的,其内核依然表现的是人、时代、社会和广阔的生活。其次,当代艺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当代艺术以自己的方式,丰富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最后,当代艺术与信息科技、网络技术的联系越来越紧,科技的向前发展催生中国当代艺术的表现形式求新求变,当代数字艺术、当代网络艺术必将成为当代艺术的重要看点和精彩之笔。



看透彻了,心会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