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1512 回复 0

[时事] 十年砥砺前行 不负殷殷嘱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8-20 09:4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录可以看到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中共湖北省委“中国这十年·湖北”主题新闻发布会举行 王蒙徽作主题发布并答记者问 王忠林李荣灿等回答有关提问

十年砥砺前行 不负殷殷嘱托

1.jpg

8月19日,中共湖北省委“中国这十年·湖北”主题新闻发布会在武汉举行 摄影: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陈迹 张朋 李溪


8月19日,中共湖北省委“中国这十年·湖北”主题新闻发布会在武汉举行,发布会主题为“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重点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围绕“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的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生动实践。


发布人:

王蒙徽 省委书记

王忠林 省委副书记、省长

李荣灿 省委副书记

郭元强 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

许正中 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省委新闻发言人(主持人)

董卫民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


十年砥砺前行不负殷殷嘱托 十年 非凡成就彰显思想伟力


中共湖北省委书记 王蒙徽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向大家介绍湖北的情况。首先,我代表湖北省委、省政府,对大家长期以来对湖北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湖北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先后5次考察湖北,并参加全国人大湖北代表团审议,提出“四个着力”“四个切实”等重要要求,寄予“三个一定能够”的殷切期望,作出“三个没有改变”的重大判断,赋予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的历史使命。特别是今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莅临湖北,看望干部群众,并就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疫情防控、社区治理等作出重要指示,勉励我们坚定信心,再接再厉,取得更好成绩。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为我们做好湖北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十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共享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历史荣光,成功承办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等国际盛会,如期完成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打赢疫情防控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加快推进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推动“建成支点”实现历史性突破、“走在前列”迈出关键性步伐、“谱写新篇”取得标志性成果。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2.26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5万多亿元,排名居全国第7位。今年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5%,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保持了经济平稳运行态势。

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论述,全力打赢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坚决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的底线。一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决扛起重中之重、决胜之地的主战场责任,牢牢守住全国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用3个月左右时间取得抗击疫情的决定性成果。我们永远铭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永远铭记举国上下的火线驰援和鼎力相助,永远铭记英雄的湖北人民、武汉人民展现出的伟大精神和非凡力量。二是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定不移贯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坚持主动防、早发现、快处置,完善社区常态化防控、常态化核酸检测等机制,有效处置局部输入性疫情,没有发生大的反弹。习近平总书记称赞“武汉市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做得是好的,经验值得总结”。三是坚持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深化疾控体系改革,以强化基层为重点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坚持党建引领、做强街镇、夯实社区,4.3万多名社区工作者纳入规范管理,104万名党员干部常态化下沉社区服务,持续答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我们的“必答题”。

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扎实推进科技强省建设,围绕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出台“1+4”等科技政策体系,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快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已建和在建6个大科学装置,组建10个湖北实验室并实体化运行,努力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二是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规上工业产值迈上5万亿台阶,15个产业营业收入超过千亿,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实现“三个过万”,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11.8:49.4:38.8调整到2021年的9.3:37.9:52.8。三是统筹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施“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推动以武汉、襄阳、宜昌为中心的三大都市圈建设,引导各市州差异化发展、协同化发展,加快形成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新格局,2021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4.09%。四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纵深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自贸区开放创新引领作用凸显,“四纵四横一核心”高铁枢纽网加快构建,“双枢纽、多支线”航空客货运通道初步形成,目前来鄂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比2012年增加219家,达到324家,2021年进出口总额是2012年的2.6倍。今天的湖北,发展动力和活力明显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成色越来越足。

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论述,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始终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一是坚决抓好长江大保护,围绕提升长江流域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实施“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双十”工程和“新双十”行动,“关改搬转”沿江化工企业 443家,取缔各类码头1810个,腾退长江岸线149.8公里,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长江干流湖北段水质保持在Ⅱ类,丹江口水库水质保持在Ⅱ类以上,确保一江清水东流、一库净水北送。二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认真做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21年,全省17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6.7%,190个国控考核断面(水域)水质优良比例达93.7%,土壤环境质量总体安全可控。三是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系统落户武汉并投入运营,湖北碳市场交易规模居全国前列。今天的湖北,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展现了“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的生态美景。

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是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省58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7个贫困县全部摘帽、482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荆楚篇章。二是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500亿斤以上,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加快发展,2021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1.2万亿元。三是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2021年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达到79.2%、创历史新高,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0278元、18259元,是2012年的1.93倍、2.33倍,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到864.7万人,基本医保参保率超过97%,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省级统筹。今天的湖北,民生福祉持续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压紧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不断巩固拓展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一是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续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党内集中教育,引导全省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认真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让能干事者有舞台、干成事者得发展;强化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推动全省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三是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四是坚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惠万民”等活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扎实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在共建共治共享中,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不断夯实党的执政根基。今天的湖北,经过全面从严治党革命性锻造,全省党风政风持续向上向好。

十年砥砺前行,不负殷殷嘱托;十年非凡成就,彰显思想伟力。湖北取得的各项成就、荆楚大地发生的深刻变化,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奋进新征程,我们将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锚定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目标,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就先向大家介绍这些。谢谢!


湖北有基础、有条件、有信心

在探索促进全国构建

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中走在前列


人民日报记者: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努力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确定这一目标定位主要基于什么考虑?围绕建设先行区,湖北作出了哪些工作部署、推出了哪些重点举措?

王蒙徽: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的深刻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率先探索有利于促进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进入新发展阶段,湖北要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就必须按照党中央作出的决策部署,找准我们在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科学定位和比较优势,努力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

湖北具备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有利条件。首先,从经济结构看,与沿海地区相比,湖北外向型经济占比较低,2021年经济对外依存度为10.7%,产业链、供应链和产品销售市场主要在国内,经济发展主要靠内需,转型成本低,“船小好掉头”,在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具有先发优势。第二,从发展基础看,湖北是经济大省、科教大省、生态大省、农业大省,工业基础较好、产业门类齐全,既是制造业重地,又是鱼米之乡,科教资源丰富,产学研用链条较为完备,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处于全国第一方阵,综合要素成本相对较低。第三,从地理区位看,湖北东联长三角、西接成渝、南向粤港澳、北望京津冀,位于全国主要经济区的几何中心,是长江黄金水道和南北交通大通道的中心枢纽,“九省通衢”的交通优势突出,战略纵深大、市场腹地广,这些都是湖北独具的特色。特别是历经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和疫后重振等大战大考,全省上下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更足,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疫情防控形成的一系列制度性成果,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支撑和良好基础。我们有基础、有条件、有信心在探索促进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中走在前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由沿海开放的“后队”转变为新时代内陆发展的“前队”。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了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目标任务和实施路径,当前全省上下正在抓紧贯彻落实,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推进:

一是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流域综合治理明确并守住安全底线。首先要明确安全底线,明确底线是为了更好守住底线。我们科学划定流域综合治理的“底图单元”,在划定的“底图单元”内,明确水安全底线、水环境安全底线、耕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等,确定安全管控的“负面清单”。从源头做起,加强上下游统筹、左右岸协同、干支流互动,实施流域系统治理,确保江河安澜、社会安宁、人民安康。

二是统筹城乡区域和资源环境,以四化同步发展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大力发展武汉、襄阳、宜荆荆三大都市圈,提高经济集聚度和城市竞争力。实施强县工程,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建设“三高地、两基地”,即全国科技创新高地、制造强国高地、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和现代农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

三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全国重要物流枢纽,打造“新时代九省通衢”。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我们提出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探索,需要保持战略定力、久久为功,我们一定要锚定目标、笃行不怠。我相信,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交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湖北答卷。谢谢!

看透彻了,心会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