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1378 回复 0

[时事] 告别GPS!我国铁路勘测参北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0-29 12:4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录可以看到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铁四院牵头攻关3年 测量精度达厘米级   告别GPS!我国铁路勘测参北斗

铁四院课题组人员在现场进行融合北斗的智能勘测实验 通讯员供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潘锡珩 通讯员 张启山 实习生 王贝琳


极目新闻记者日前了解到,由铁四院牵头的《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铁路及航运领域应用技术研究》基本完成。该成果软硬件全部自主研发,基本实现北斗全替代GPS。新技术的应用大大节约铁路建设成本,提高铁路工程测量效率。在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实现了厘米级高精度勘测。

三年攻关实现北斗全替代GPS

高精度测量对于高铁建设不可或缺。铁四院勘察院副总工程师闵阳介绍,高铁速度快,铁路跨度大,周围地质环境复杂,需建立大范围高精度控制网,对铁路轨道精确测量,才能保证高铁运行安全平稳。

铁路工程测量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监测等各个环节均需卫星导航定位。长期以来,定位使用的主要是美国GPS,关键技术受制于人。

近年来,在北斗“中国智慧”加持下,铁四院坚持探索解决我国铁路建设和运维期测量、定位和监测完全依赖于GPS的“卡脖子”问题。2018年11月,由铁四院牵头,铁一院、铁五院、上海院、港航局参研的《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铁路及航运领域应用技术研究》项目正式启动,是在交通领域探索“中国方案”的一次突破创新。

经过三年多的攻关,目前整个项目已完成,实现了在硬件、软件等技术领域,北斗对GPS的全替代,在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实现了厘米级高精度勘测。

武汉地铁用上了高精度北斗

闵阳介绍,高精度北斗定位技术应用于铁路变形监测时,大大提高了定位精度及变形结果的可靠性,实现了对变形监测体毫米级的实时感知。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桥梁、滑坡体在极端天气下的位置变化,提高高铁运营安全性。

这一技术在武汉也有应用。闵阳表示,在武汉市轨道交通设计中,铁四院搭建了一张由54个北斗基准站组成的高精度框架控制网。不同的线路在这同一张网内进行设计施工,避免了“不同网”可能带来的误差,能够保障各条线路之间精准衔接。

利用北斗技术自主研发的快速测量小车,每台价值超百万元,搭载近十个各类传感器,工作效率比传统模式提高三倍。小车及时发现钢轨变形等影响运营安全的隐患,已在武九铁路、汉宜铁路、京九铁路运营复测项目中使用。“已经运营的线路,我们利用后半夜没有列车通过的几小时上线测量,一次就能采集以前需要人工多次才能获得的数据。”使用这台小车的南昌一家铁路测量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戴3D眼镜足不出户完成踏勘

应用北斗智能勘测等技术后,铁路勘察效率极大提高,而传统勘测存在的数据获取、处理、应用等方面的痛点也逐一被攻克。

铁四院勘察院数智化所总工程师费亮介绍,融汇使用激光雷达、北斗导航等技术后,可在电脑内建立起三维虚拟仿真场景,为后期的踏勘测量提供极大便利。工程师戴上3D眼镜,轻点鼠标,足不出户就可对现场进行勘测,制定线路方案。

“以前我们搞铁路工程勘测,一年中有大半年在野外。为了测一个点需要翻一座山,经常爬上山顶天就黑了,只能借宿在老乡家里,第二天再开始工作,两三天才能测完一个点。”铁四院勘察院测绘三所所长李猛举例说,以往500公里的线路勘测需要分5个测段,每段需要五六十人,总共要花3个月。现在用上北斗智能勘测后,十来人半个月就能干完。

据估算,智能勘测技术能够减少三到四成野外测量的技术人员数量,工期也缩短约20%-30%。通过在瑞梅、襄荆、合福、长赣等铁路的试点应用,目前该技术已在铁四院全面推广使用。

看透彻了,心会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