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8834 回复 0

[健康关注] 忽视“糖网” 视力不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12 08:5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录可以看到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忽视“糖网” 视力不保

忽视“糖网” 视力不保

湖北省医学会眼科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同济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教授。长期从事眼科临床和科研工作,专长眼外伤,视网膜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复杂眼底疾病的诊断,手术,药物治疗。
除了看手机,影响视力的因素还有很多,糖网病就是隐藏在我们身边的无形视力杀手。11月9日,孙旭芳教授应楚天名医大讲堂邀请为居民进行科普讲座时介绍,糖网病全名叫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又叫糖尿病眼底病,是当今世界四大致盲眼病之一,应引起“糖友”的高度重视。

发病率高,但知晓率低

糖尿病主要是全身微血管病变。眼部病变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的慢性并发症。视网膜上分布了毛细血管,当血液运输正常、毛细血管网正常,视网膜成像的工作就正常,但当人体血糖升高时,血管里的液体会渗透到组织中,造成组织水肿、血管闭塞,血管壁上的细胞坏死,眼内血管内屏障遭到破坏。眼部小的血管闭塞时间久了,会使整个玻璃体出血,甚至视网膜脱离。此外,糖尿病还会导致角膜溃疡、青光眼、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视神经病变等。

孙旭芳介绍,糖网病发病率高,但知晓率低,年轻化趋势明显。中国约有1.14亿名糖尿病患者(2017年数据),约占中国成年人总数的1/10。其中,约1/3糖尿病患者(约3700万)有糖网病,其中又有1/3(约1200万)面临失明的风险。

在同济医院本部、中法新城院区,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了解到,有的糖尿病患者因无定期检查眼底的习惯,而未能及时发现疾病,错失治疗机会。

早筛查是关键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总是悄悄地来,但绝不悄悄地走。刚开始时,它没有症状、没有感觉、视力正常,可能偶尔觉得眼干,有时看东西模糊。直到有一天,看东西时觉得雾里看花,甚至视物变形时,大家才会急着找眼科大夫就诊,此时,往往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所以,一定要及早筛查。

最简便的方法是查视力。不过,值得提醒的是,许多早期视网膜病变并不影响视力,因此单凭视力检查不能准确评价视网膜病变。因此,在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眼底镜检查。点散瞳药后,医生用眼底镜直接观察眼底视网膜的改变,可以初步评价视网膜病变的程度。检查中,还可以派上最有力的工具“眼底照相”,它比眼底镜更敏感。

当然,医生们对视网膜病变进行准确分期,还有更厉害的“杀手锏”,眼底荧光造影。即给患者静脉注射造影剂后,用专门的造影仪精确地观察视网膜病变程度。这是最准确的方法。

Ⅰ型糖尿病,应在诊断后3年至5年检查是否患有糖网病,且至少每年复查1次;Ⅱ型糖尿病,确诊时就要进行糖网病检查,至少每年复查1次。

治疗糖网病需先分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有无新生血管增殖为界,分为非增殖型(0至3期)与增殖型(4期)。

对于0至1期的患者来说,一般是内科治疗,采用一些具有改善血液循环、防止血小板聚集作用的药物,以减缓糖网病的进展。每年复查眼底一次。2期的病人,根据病情不同,每6至12个月复查一次。3期患者需要眼科干预治疗,包括眼内药物注射、激光治疗、玻璃体切割等。

医生提醒,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是糖网病患者保存视力的关键。

另外,糖尿病黄斑水肿,可以发生在糖网的任何一期,是糖网的常见表现,这是因为糖尿病视网膜微血管损害以后引起了黄斑部的增厚。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常常有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症状,出现这些症状时,患者要及时就诊,早治疗,以免引起视功能不可逆的损害。

糖网病的常见疑惑

1、只要体检时血糖正常,就不会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错。有的患者眼底检查提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但自己却不知道得了糖尿病,原因是每年体检时血糖均正常。其实,普通体检血糖正常并不能完全排除糖尿病,体检测定的是空腹血糖,有些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正常,只是餐后血糖高,有家族史的患者还需要做糖耐量试验。

另外,体检大多1年才做一次,一次血糖正常不能说明太大的问题。因此,体检时血糖正常,也可能会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2、糖尿病患者只要把血糖控制好了,就可以避免糖网病。

不一定。血糖控制得很好,的确可以降低糖网病的发生和发展。有数据显示,糖化血红蛋白每降低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风险将降低21%,进展的风险将降低43%,但长期的代谢紊乱还是有可能导致糖网病的发生。此外,即使平均血糖水平不高,血糖波动太大也容易加重病情。有些患者在开始控制血糖之前,已经患有较长时间的糖尿病,甚至已发生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时,即便血糖控制好也无法使病变消失,只能通过相应的治疗来稳定或改善病情。

3、糖网病患者只能坐等失明。

错。与白内障可以通过手术复明不同,糖网病致盲是不可逆的,但并非不可避免。糖网病若能通过早期筛查,及时确诊并且得到规范的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摆脱失明的危险。

湖北日报


看透彻了,心会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